时间: 2024-12-13 03:47:10 | 作者: 产品中心
寿光融媒讯(记者 梁田)近来,记者走进化龙镇上德农牧开展有限公司菌光互补食用菌基地,看到一排排光伏板熠熠生辉,光伏板下的食用菌大棚内,农户们正忙着采收、分选、装筐
据了解,该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55亩,在2米至8米高度空间上方架起光伏组件,采纳菌光互补方法,利用光伏组件下面的土地空间开展食用菌栽培,完成“棚顶发电、棚下种菇、一地两用、地生多金”。
上德农牧菌光互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化龙镇“腾笼换鸟”的又一有力实践。“咱们项目共有26个食用菌培养棚,采纳公司+基地+农户开展形式,不定期安排周边农户参加菌菇基地日常办理、采摘、加工。”寿光市上德农牧开展有限责任公司毛司理表明,他们立异了光伏菇棚建造,在菇棚顶设备BIPV光伏板,差异于缺少有用环境操控手法的传统菇棚,改造后的光伏菇棚的全体的结构由钢材组成,装备了喷淋降温、遮阳防晒、温湿度监测等现代化设备,不只减少了传统栽培方法对土地的依靠,还可以对菇棚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条件进行准确调理,为食用菌成长发明抱负的环境。
“现在,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装机总容量3.5兆瓦,年发电约420万千瓦时,预计年发电收入150万元左右。”毛司理和记者说,“菌光互补”借光生金,完成了动力发电与工业高质量开展“双丰收”。
据了解,上德农牧延聘专业团队选育优质菌种,经过长期的研制和实验,一期自主食用菌种培养成功。与市面上常见的食用菌原菌种比较,由上德农牧自研菌种出产的菌包,可采摘4至5茬,到达2斤至3斤的产出,产值比较其他种类进步10%以上。
今年以来,化龙镇用好搁置资源盘活这一“棋子”,经过量体裁衣、一地一策、旧题新解的战略,引入菌光互补项目,盘活丰一村55亩搁置窑坑土地,带动村团体年均增收10万元左右,形成了“土地聚工业、资源换财物”的复合开展新格局。下一步,化龙镇将积极探索“新农业+新动力”的开展形式,逐步齐备动力发电和生态农业等多元工业有机交融,继续推进化龙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