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2-15 18:37:44 | 作者: 产品中心
近年来,我县聚焦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菌菇产业与助农增收相结合,充分的发挥该产业劳动密集、产量大、效益高的独特优势,带动农业增收、促进农民致富。一株株小小的菌菇,种出大产业,撑起一把把乡村振兴“致富伞”。
在丰利镇包场村的南通亿润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草菇种植棚内,颗颗草菇圆润饱满、长势喜人。这些草菇可谓是“明星产品”,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素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负责人耿建兵介绍说,他之所以选择种植草菇,一种原因是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另一方面,种植废料在出菇结束后,可用作蔬菜种植底肥,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化肥用量。此外,公司还种植了葡萄、翠冠梨等果树,在菌床生产结束后,只需浅浅翻耕,就能成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后可以改良葡萄棚内的土壤环境,形成生态循环。这样不但节约肥料成本,还能让新一季葡萄的品质更优。
目前,亿润农业拥有20亩专业菌棚,主要种植草菇、蘑菇和竹荪。2023年,公司注册商标“耿亿润农”,“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销售农产品,产品远销美国、荷兰等多国,国内以江浙沪地区为主,形成固定的销售网络。该公司草菇年产量20万公斤,产值400万元;蘑菇年产量1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竹荪年产量5000公斤,产值45万元。通过菌菇的种植及采收,亿润农业带动包场村及周边56名农民就近务工,人均增加劳务收入3万元以上。耿建兵表示,接下来公司还将与多家院校合作,培育更多农业技术实用人才,为如东菌菇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贡献力量。
位于长沙镇富盐村的江苏星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约150亩,是目前南通地区最大的菌菇生产基地。该基地主要种植草菇、双孢菇等高档食用菌菇,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无锡、南通等大型批发商业市场和商超,菌菇下脚料运往有机肥加工厂。项目一期投资4800万元,去年9月项目竣工投产,建有42张恒温恒湿高标准菌菇种植钢架大棚、初加工场地、仓库、二次加工车间等,每张棚年产草菇1.75万公斤,产值约27万元,总产值超1100万元。在就业用工方面,年用工量累计达1万多个,可解决就业超过2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主要实施菌菇深加工与太阳能高效利用等内容,构建精准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打通了食用菌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二期新建高标准食用菌大棚60张、深加工厂房基地,安装总容量约6MW的太阳能光伏板,并将数字化温控出菇棚与棚顶光伏电站建设相结合,实现“菌光互补”双重效益,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发电量850万度,年产值330万元。
冬季是羊肚菌播种的最好时节,大豫镇巩王村村民陈杰一大早就在温室大棚里检查加湿系统运作状况和土壤翻耕情况。提到即将种植的羊肚菌,这个腼腆的汉子立马就打开了话匣子:“羊肚菌一般是冬种春收,这种菌子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有些农户跟着我一起种植,效益不错,还有些农户在我这儿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大伙儿一起致富!”
2021年,陈杰了解到浙江省农科院成功研发了羊肚菌种植技术。在多次邀请专家到田指导的过程中,陈杰渐渐掌握了基质调配、子实体培育、菌种选择等全套技术。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当年试种的半亩大棚共产出150多公斤羊肚菌,通过订单式销售,销售额达1.6万元。有了成功的基础,陈杰就撸起袖子大显身手,种植规模从半亩地扩大到去年的30亩。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陈杰的种植技术也不断的提高,亩产从3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500公斤。陈杰和记者说,新鲜羊肚菌批发价每公斤在80元左右,烘干后能达到800元。
羊肚菌种植属于高密度用工行业,在采收的关键期,陈杰都会优先雇佣周边村民,最多的时候每天用工25人,人均日工资达120元。陈杰还带动大豫镇一门闸村部分农户进行羊肚菌种植,去年村里共种植羊肚菌30多亩,收获了近500公斤的优质干品,销售额超30万元。村民李海霞说:“跟着他种羊肚菌,既有优良的菌种,又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市场行情报价也稳定,我们很安心。”
小菌菇,大收入。如东将持续推动菌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教育培训,注重品牌培育,不断的提高菌菇产业竞争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