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2名男人在食用“酸汤子”后中毒,被紧迫送医,其间一人不幸身亡,事情引发广泛重视。
这场悲惨剧的“头号首恶”,并非什么稀有的化学物质,而是一种潜藏在许多家庭常见食物中的毒素——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毒性强、难发觉,易导致十分严峻的食物中毒事情。
本年6月,浙江王女士因吃了隔夜的白木耳导致米酵菌酸中毒,呈现急性肝衰竭,经全身血液置换,抢救一周才脱险。
2020年10月,黑龙江鸡东县一家9口人因食用克己“酸汤子”引发中毒,致9人逝世,元凶巨恶便是米酵菌酸毒素。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物,归于东北家常面食,略带酸味,风味共同。
我国农业大学食物科学与养分工程学院研究员范志红介绍,制造酸汤子时,需用水浸泡玉米面或玉米碎,再听之任之发酵,发生酸味,这样的一个进程简单被致病菌椰毒假单胞菌污染。
而椰毒假单胞菌会发生米酵菌酸毒素,使人中毒乃至逝世。现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医治,一旦中毒,只需1毫克即可丧命,逝世率超越40%。
米酵菌酸不怕烹煮,耐热性极强,高温度高压力也无法将它分化。被它污染的食物不会有特别的滋味和外观,因而,一旦中毒,结果较为严峻。
从摄入米酵菌酸到呈现症状,一般是半小时到10小时左右,有些人或许会在1-2天内呈现症状。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厌恶、吐逆、腹泻、腹痛,有些人会呈现头晕、昏倒、认识状况改动等,重者将休克乃至逝世。
米酵菌酸中毒致死率高,除了前文中的“酸汤子”,日常日子中还有哪些食物易发生米酵菌酸呢?
经长期发酵或浸发的食物,当放置在高温湿润环境下最易发生米酵菌酸,包含:
自己泡发木耳、银耳,一般冷水泡1-2个小时就可以加工食用,最好不超越4小时,用热水泡发时刻还应更短。
防止购买不新鲜的湿粉类淀粉制品,尤其在购买散装出售的湿粉类产品时更应留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低温贮存,并在当天吃完。
挑选阴凉通风环境贮存食物,防止阳光直射。留意防潮、防霉变。发霉食物及时丢掉,不行冲刷或去除霉变部分后持续食用。
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 告发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