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龙江省王某某及其亲属9人因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食物中毒,导致9人救治无效死亡。制作“酸汤子”的食材已在冰箱里冷冻了一年。2023年7月,河南省某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一人死亡,另一人昏迷进入ICU。这些重大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名为米酵菌酸的细菌毒素。
米酵菌酸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的有毒代谢产物。尽管它不像黄曲霉毒素那样广为人知,但每年由其引起的中毒事件却频繁发生。这种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加上储存不当或食物发酵等条件,会加速其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由此产生米酵菌酸。
随着气温升高,凉皮、凉粉等食品销量激增。了解米酵菌酸相关知识有助于保护自身和家人的食品安全。容易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包括发酵谷类制品如臭碴子、酸汤子等;湿粉类淀粉制品如河粉、米线、凉皮等;以及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银耳等。
米酵菌酸具有极强毒性,无色无味,主要作用于肝、脑和肾等实质性脏器,进食后短时间之内即可出现症状。该毒素耐热性强,100℃煮沸和高压蒸煮(120℃)及日常烹饪方法均不能将其破坏。中毒后的潜伏期通常为0.5-12小时,也可能长达3天,主要体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由于没特效解毒药,临床上只能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因此中毒后的死亡率极高。
预防米酵菌酸中毒的方法有不自制发酵米面类食品,不自制发酵淀粉类、玉米面、椰浆或椰奶等。泡发木耳、银耳时应即泡即食,一般冷水泡1-2小时即可加工食用,最好不超过4小时。从正规渠道采购米皮、凉皮、河粉等食品,并在购买当天食用。选择新鲜食材,尤其是散装销售的湿粉类产品,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低温储存并在当天吃完。储存食物时要选择阴凉通风环境,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防潮防霉变。发霉食物应及时丢弃,不可冲洗或去除霉变部分后继续食用。
木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味道鲜美,是常见的佳肴。然而,如果泡发时间过长,木耳可能会产生毒素,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木耳本身无毒,但长时间泡发容易滋生细菌,生成一种名为米酵菌酸的有毒物质
近日,一段河南网友拍摄的室内大量蚊子被热死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墙角堆积着大量蚊子的尸体,拍摄者表示这可能是由于近期高温天气所致。对此,有网上的朋友表示怀疑,也有网友调侃这是高温天气带来的唯一好消息
预防老人中暑的措施包括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合适的衣物、保持室内凉爽、补充水分、注意饮食、定期体检、安装安全保护装置、与家人保持联系以及学习急救知识等。老人应尽可能的避免在中午至下午4点之间的高温时段外出活动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措施包括脱离高温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补充液体等。1.脱离高温环境。当发现患者中暑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尽快帮助患者离开高温环境,前往阴凉遮蔽处。若在野外,应将患者及时转移至树荫下;若在室内,及时给患者使用空调或是电扇。2....
高温天气下,人体易受暑热侵袭,出现口渴、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合理饮食能帮助调节体温、补充水分和营养,达到解暑降温的效果。一、首选解暑饮品:补水+清热高温天人体水分流失快,饮品需兼顾“补水”和“清热”,避免高糖、高(可能加重脱水)。淡...
今天告别大暑,迎来立秋。今年立夏至大暑期间,我国平均气温达到21.15℃,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堪称“最热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