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萌)现在,西安周边每年大约有4000-5000吨的小麦水稻秸秆、玉米芯儿和果树残枝等“变废为宝”,被做成了蘑菇菌包,成为蘑菇栽培户发家致富的“培育基”。
12月2日,西安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管理专项采风活动走进西安欣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同见证大气污染管理过程中的生物“蘑法”。
当未央区仍是“郊三区”的时分,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仍是一片片麦田,每年盛夏麦收完毕后,为了抢种早玉米,许多农人会对麦秸进行燃烧,但燃烧带来的则是空气的污染——每到黄昏,空气中总会飘荡着淡淡的烟味儿。政府展开秸秆归纳利用作业后,农人又把麦秸卖给造纸厂,但因为出产纸张会形成许多水污染,造纸厂又逐步关停,那这些麦秸怎么办?
能够用来种蘑菇!西安欣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峥嵘和记者说,其时她地点的菌种厂能够对各种类食用菌进行菌种繁育、研制、测验、保藏及西北地区食用菌栽培技能培育和练习与推行,有的政府就引导农人把秸秆送给他们,用来制造菌包种蘑菇。
“蘑菇依照菌类寄生介质可大致分为木腐菌、草腐菌以及杂腐菌。”王峥嵘介绍,咱们常见的香菇、木耳等一般长在树上,它们归于木腐菌;双孢菇、鸡腿菇等一般长在麦秸或稻草上,它们归于草腐菌;像西安市场上消费量较大的平菇则归于杂腐菌,在木头或麦草上都能成长,“其时许多农人的麦秸就不烧了,送来做了蘑菇菌包,顺带处理了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
在欣苗生物的出产厂房里,堆放着或红或黑的资料,王峥嵘介绍,赤色的是破坏往后的玉米芯儿,可拿来做菌包养蘑菇,黑色的是使用过的菌包渣,再次加工后,还能做成有机基质,用来无土栽培或许改进土壤。“大约预算,5.4—6.6亩的稻草或6.7—8.2亩的麦秸,种完蘑菇后,能够转化出一亩菌渣,这些菌渣撒下去还能改进土壤。”
王峥嵘说,“现在,周边区县的果树残枝、麦秸稻草、豆秆棉籽壳等,都能做菌包。”在欣苗生物的大棚里,一排排平菇在阳光下,泛起银灰色的光辉,一旁的泡沫箱里陈放着使用过的菌包,玉米芯儿的质料诉说着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循环农业才智,“再也用不着忧虑农人燃烧秸秆形成空气污染了。”
用抛弃秸秆做菌包仅仅西安经过生物管理大气环境的一个缩影,科技治污才是未央的“杀手锏”。
2020年,未央区在全市首先引入“一区一策”驻点专家团队,组成要点区域管控专班,树立“猜测预告-研判剖析-预警应急-盯梢评价”全过程技能体系,坚持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科技治污,全力推动辖区大气环境质量提高。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未央分局局长路晓秦告知采访团,2024年全区完结锅炉超低氮改造35台,完结4家物流园区外迁,完结要点职业企业和物流园环保门禁体系装置使命21家,建成投运绿色环保钣喷中心1个,全区43家触及喷烤漆汽修企业悉数完结水性漆代替,筛选国三及以下排放规范柴油卡车396辆,建成167个充电桩,完结商混车、渣土车清洁化代替508辆,新增5辆清洁动力环卫保洁车,全区一切路段都完结机扫保洁。
到11月底,未央区空气质量归纳指数4.22,同比改进率11.2%,全市排名第6名;优秀天数完结246天,同比增加20天,全市排名第3名;PM2.5浓度3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进16.3%,全市排名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