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因植被丰富、温湿适宜而成为“天然菌种库”。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以来,这个“蘑菇王国”中的神秘成员不断现身,至今发现50多个大型真菌新物种。截至目前,海南也已累计记录大型线多种。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念开团队已发现并正式发表了祝良粉孢牛肝菌等110多个蘑菇新物种,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海南热带雨林中。科学家们需奔赴雨林深处开展真菌资源调查,采集标本、分离菌株、拍摄生境照片。他们在潮湿的空气中、斑驳的树影下、腐朽的枯木旁探寻,期待与更多真菌新成员“不期而遇”。(今年3月,生长在海南热带雨林深处的素贞灵芝被确认为新物种。新华社发)在野外采集完标本,还要回到实验室查询文献和深入研究,初步确认新种后再撰写研究论文,成果正式发表后,新种才算真正认定。但采样既需要经验,也要看运气。有些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在雨后很快便冒出来了,有些却要等上一周;有些子实体能活几个月,有些却“朝生暮死”。如果时间没把握好,就只能空手而归。(2023年,曾念开(右一)团队在雨林中进行大型真菌野外考察。新华社发)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的地下菌丝庞大,不同植物可通过地下菌丝相互连接,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流。同时,许多真菌还能通过菌丝分解雨林中的朽木、枯枝和烂叶等有机质,释放养分,促进土壤肥力恢复,对维持生态平衡具备极其重大作用。部分大型真菌还可以食用或药用,具备极高的经济价值。例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徐林等学者主推的虎乳灵芝,富含多糖、蛋白质等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等活性;同时,海南各地森林中分布的灵芝属真菌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药理活性。对它们继续研究,有望发现极具药用开发前景的创新药物。近年来,海南加大对热带雨林的保护力度,让大型线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向社会公开发布,列入目录的大型线个类群,主要是根据濒危等级、遗传价值、繁殖难易和使用价值等指标,优选了树脂大孢芝、弯柄灵芝等63个物种。尽管如此,海南热带雨林中仍有大量大型真菌资源尚未被发现、保护和利用,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曾念开说,希望更多力量继续开展热带雨林大型真菌资源本底调查,进一步掌握大型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完善“蘑菇王国”的“户口簿”。(来源:新华社)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别的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