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进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西门保安室,迎面墙上藏着一块明显的白印子——这儿原是贴了十年的《高碑店污水厂污泥清运卡车排班表》。与排班表一起消失的,还有每晚3趟的污泥清运车和随车充满不息的臭味儿。
污泥,本是污水处理时甩不掉的副产品,难闻、有害,会形成二次污染。现在,污水处理厂不再有污泥,靠的是一种叫“红菌”的东西。
“红菌”,学名“厌氧氨氧化菌”,这种古老得简直与地球同龄的原始菌群,1亿个攒在一块也就一个芝麻粒大,却能“吃”掉10倍于自己体重的氨氮污染物,并且简直不发生污泥。仅仅,自然界中的“红菌”是涣散的,在污水里成不了气候。
2006年,博士结业的张树军来到排水集团科研中心,接下使命:养出抱团作战的“红菌”来。
此刻,“红菌”技能在发达国家初露峥嵘,国内从事这项研讨的专家寥寥无几——研制周期太长,谁都没把握。但张树军乐意:“这不正是完成愿望的时机吗?”
研讨初期,他没少受刺激:找外资厂家想看一眼“红菌”,被拒;十分困难淘换来个实验样品,一测,“红菌”没几个,便是瓶没啥用的营养液。一年下来,研讨没啥发展,厂里污泥清运车次从每晚2趟添加到了3趟。
只能靠自主研制了。等不及新建实验室,张树军把冰箱巨细的反应器拉进了铁皮工棚。四处漏风的工棚里,高温污水散发出阵阵冲鼻腥臊,闻着就反胃。但为了把握“红菌”对环境的喜爱,反应器内的温度、水流量、PH值等近20项目标,有必要不间断丈量,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转年冬季,寒流突袭,有天一大早检测时,反应器内温度极低,现场一时又找不到棉被,张树军一着急,把羽绒服脱下来盖在了反应器上。
到2008年6月,张树军开始把握了“红菌”涣散培育技能。但要让这些小不点儿在污水处理池大强度的水流里呆住,还得找到能让它们“抱团”的粘合剂。
那段时刻,张树军简直是魔怔了:看到食堂瓶起子上的磁铁,立刻放下饭碗跑回实验室去拿磁粉实验;在家做晚饭时觉得水淀粉挺粘,立刻关火坐1小时地铁回单位拿水淀粉实验……就这样,试了三四十种粘合剂,直到上一年年头,总算找到了一种合适的高分子有机原料。“看到菌群从暗灰变红,我知道,成功了!”
上一年四季度,“红菌”正式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落户。与传统技能比较,“红菌”去污过程中不但不发生污泥,并且不会发生二氧化碳,下降温室气体排放量90%以上,并节约60%的电耗!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呼叫中心ENGLISH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信息网络传达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