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6 06:03:48 | 作者: 立式干燥机
每天清晨,上海觅道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就来到樟树林采收肥硕的赤松茸。赤松茸栽培在厚厚的培育基质内,外表覆盖了枯叶,一眼望去除满眼的树叶外,瞧不见任何菌菇的影子。而采摘工人们总是能在茂盛的树叶中精准地找到赤松茸的身影,拨开树叶,一只只白杆褐顶的小菌菇很快就显露出真容来。
“现在正是出菇的时分,只需发现树叶外表有稍稍拱起的当地就一定有赤松茸,或许直接用手轻按也能发现。”合作社负责人陈超边采边介绍采收技巧,“本年由于气候原因比估计采收时刻要晚了10多天。”
陈超栽培赤松茸已有3年多,原先一直在农田中栽培。上一年12月开端,他第一次测验在林下大规模栽培,合计6亩。“比较于农田栽培的赤松茸,林下赤松茸的质量会更优,并且一年可种两季。”陈超告知小嘉,此次采收估计亩产量能到达600公斤左右。
现在上海觅道粮食专业合作社已栽培了五六个种类的菌菇,以赤松茸为主。接下来还将大规模栽培黑皮鸡枞菌,林下栽培培育面积将扩展至10亩。
在采摘区旁的另一片林地上,工人们正在翻耕土地,部分黑皮鸡枞菌已首先种下。“由于这种菌种耐高温、喜湿、喜阴,覆土栽培即可,极易成长,两个月后就能采收,正好添补赤松茸下市后的商场空缺。”通过多年的探索,陈超已总结一套菌菇栽培的办法,依据不同的时节、温度、湿度,栽培不同的菌菇种类,构成一年四季在林中采摘菌菇的循环栽培形式。
据了解,为鼓舞林下经济的开展,钱桥村在积极为栽培户拓展出售运营途径的一起,本年还计划引入中草药栽培项目,进一步丰厚林下经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