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炎热,食材容易腐败变质。6月17日,记者从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有效预防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发生,该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各食品经营单位、各类各级学校食堂,要高度警惕米酵菌酸及其危害。其中特别提醒,学校食堂等场所必须严把食品安全关,对于木耳等高风险食材,务必采取更严格管理措施。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提醒,米酵菌酸来源隐蔽,主要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这种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极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米酵菌酸是一种剧毒毒素,耐热性极强,普普通通的家庭烹饪的煎、炒、煮、蒸等加热方式均无法将其破坏。人误食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轻则引发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重则可能会引起肝、肾、心、脑等多器官损伤,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除发酵米面制品(如酸汤子、吊浆粑等)外,长时间泡发的木耳、银耳是近年来导致米酵菌酸中毒的主要元凶。此外,湿河粉、湿米粉、凉皮等含水量高的淀粉类食品,若在高温潮湿环境下保存不当,也存在风险。
该局特别提醒,学校食堂是学生营养健康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把食品安全关,对于木耳等高风险食材,务必采取更严格管理措施。
首先要从源头严控,采购干燥、品质优良的木耳、银耳原料,索证索票齐全,确保来源可溯。其次,谨慎供应,建议学校食堂审慎评估提供泡发木耳、米线等食材必要性,高温高湿季节,可优先选择其他更安全的食材替代。如确需使用,应确保安全。
此外,木耳、米线等食材管理应专人化、精细化,严控泡发和贮存时间,对超时食材坚决清理;同时要注意保持泡发环境、水质、容器的清洁,避免泡发过程污染。
如学校餐厅设有麻辣烫等自选区,也应关注木耳、米线等质量,加强贮存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杜绝风险。
针对其他高风险食品,该局提醒消费的人在购买湿米粉、湿河粉、凉皮等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储存条件。购买后应冷藏储存并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完毕。对于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如发酵米面),务必确保原料新鲜无霉变、环境清洁、工艺规范,高温季节发酵米面制品风险高,应谨慎选用。
一旦食用相关食品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务必立马停止食用,同时携带剩余可疑食物,以最快速度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进食史。(徐琪琪)
《食安会客厅》专访赵婧教授:拆解白桦树汁“液体黄金”的真相,教你科学选购与理性看待其养生功效
固本强基严监管,培优育特兴食业——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共绘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图景
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水平发展(新疆)大会举行
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水平发展(新疆)大会举行
全国26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管负责人齐聚新疆——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以“信息共享”促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网络站点平台。